
人生,其實很短暫。我們能擁有的只是彼此,父母陪伴我們長大,我們又陪他們變老。——題記
《思家小館的晚餐》由安?泰勒著作,故事講述了貝克圖爾一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在父親貝克圖爾離家出走后,留下珀爾太太和三個孩子,生活的重擔都落到珀爾太太身上,為了不讓孩子們受到影響,珀爾太太隱瞞了父親出走的事,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著孩子們,努力的維系著家里的生計,希望生活一如既往的前行。但她忽視了一個家庭中父親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,這些傷害也一直影響著孩子們成長后的生活,加上她的脾氣很壞,讓長大后的三個孩子在愛情和婚姻生活也都不那么順暢。
文中對親情的描述,總會不經(jīng)意的戳中淚點。一個家庭中每個人都想要得到被需要感、存在感,當存在感缺失時,人們往往會選擇互相傷害。父親貝克圖爾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了,選擇了離開;大兒子科迪為證明自己的價值,而給母親買房子、給妹妹開診所,希望自己是一個被需要的人,所有人都努力的做事去證明自己、保護親情,但在努力向著終點前進時,會發(fā)現(xiàn)生活往往會背道而馳,越走越遠。作者安?泰勒用細膩的文筆描述了每次的苦難、傷害、寬慰和溫馨的畫面,巧妙的展示了親情的強大包容性。在家不需要講對錯的,也不需要去驗證誰對誰錯,也不需要家庭里的每個人在外有多少成就,只要都愛著彼此,陪伴著彼此,溫暖著彼此,無論經(jīng)歷多少風雨,明天都必將是“晴天”。
故事最后,二兒子埃茲拉的愿望在結(jié)局處終于實現(xiàn)了,家里的所有人都坐在“思家小館”里,但母親已經(jīng)不在了,慶幸的是父親貝克圖爾回來了,一家人都圍在餐桌上,終于可以溫馨的來一場家庭聚餐。
就如同書中的故事一樣,生活中有很多殘酷又戲劇化情節(jié)經(jīng)常在我們身邊上演著,每個人都背負著不同生活的壓力,但家庭里的溫暖卻總能讓人甘之如飴并為此付出著,愛可能會遲到,但最終不會缺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