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觀看了電影《一山之隔》后,我深受觸動。影片講述了時立香因愛情嫁入貧困山村,并在丈夫和孩子相繼去世后,面臨著重重困難。但是,她并沒有沉淪于絕望之中,“我這輩子就是用嘴啃,用牙咬,我也要把這座山給挖穿?!边@是主人公時立香向大山的宣戰(zhàn),更是向窮苦命運的宣戰(zhàn)。
她堅信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,才能為村民帶來福祉和幸福。她不畏艱苦、樂于奉獻,并且始終保持著樂觀和積極的態(tài)度,激勵著身邊的人們,用愛心和勇氣帶領村民開展脫貧致富的艱苦奮斗。他們用簡陋的工具和頑強的毅力,在大山中鑿通了一條出山之路,為鄉(xiāng)村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影片中我最印象深刻的畫面是村主任問村民,政府發(fā)的豬仔養(yǎng)得怎么樣了,結(jié)果村民卻說早就吃了,這不禁讓我感嘆:扶貧先扶志;扶貧必扶智。扶志就是扶思想、扶觀念、扶信心;扶智就是扶知識、扶技術、扶方法。有了奮斗的愿望和意志,扶起來的貧困群眾才能硬得起腰桿、邁得開腳步,走上奔小康之路。有效的扶貧需要精準地設計,需要對貧困者觀念、知識、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。扶志,是對貧困群眾的思想引領和文化教育,激發(fā)他們脫貧致富的勇氣和信心。扶智,是傳授給貧困群眾走出困境的方法和技能,提升他們脫貧的能力。因此,要從根本上擺脫貧困,必須智隨志走、志以智強,實施“志智雙扶”。觀影中我數(shù)度哽咽,是對時立香命運多舛的同情,更是被她不等不靠、頑強拼搏、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染和鼓舞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,正是有無數(shù)個像人物原型時立香式的現(xiàn)代“愚公”,扎根基層、奮斗奉獻,我國才能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,脫貧攻堅戰(zhàn)取得全面勝利。
就如電影結(jié)尾所說的:“時立香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群人。無數(shù)個“時立香”,把光榮鐫刻在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里。激勵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奮斗,為實現(xiàn)自身的以及社會的幸福而努力奮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