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業(yè)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毀于隨”。近日,深入學習了《干好工作18法》一文,深有感受,受益匪淺。 結合這些年在黨務崗位的經歷及個人學習理解,寫一點自己的心得體會。
為誰風露立中宵
在《干好工作十八法》中說,一份工作,總是有一個從難到易的過程的,之所以從難到易,就是因為在實際工作當中,隨著工作的進展,把不懂變成了知道,把知道變成了解。初入黨群部門時,我剛從大學畢業(yè)不久,雖然在大學時擔任過校團委學生通訊社校刊編輯和導員辦公室助理,也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發(fā)表過不少東西,但其實真正意義上來說,并沒有多少從事黨政公文材料的經歷,在一口氣攬下宣傳干事和支部委員的“瓷器活兒”時,自己心里的“金剛鉆”還是不夠硬氣的?,F(xiàn)在回想起來,當初每有交雜繁重的任務襲來時,我的狀態(tài)大致可用“懵懂、沒底,但無退路”來表述。說懵懂、沒底,是剛來時對各類工作還都比較生疏,哪怕一份文稿、一次會議,里邊要安排什么,注意什么,都是抱著“摸著石頭過河”的態(tài)度,亦步亦趨的向領導同事“求學”。而黨務工作又比較緊張,一般到時到點就得把任務完成上交領導,有時當天發(fā)生的事情當天就要撰寫好宣傳稿等待領導審閱后拿去發(fā)稿,中間既無人替你分擔,自己也沒什么回旋余地,沒有退路可言。怎么辦呢?只能“硬上”,能完成就完成,完成不了也要完成!抱著“不完不歸”和“擼起袖子加油干”的信念,我成了辦公樓的“加班??汀?,但也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崗位工作。后來,隨著工作經歷與閱歷的增長,我逐漸發(fā)現(xiàn),在工作當中遇到不了解的領域是常態(tài)化的,但只要愿意學習,把不明白的問題通過推進工作和主動學習搞明白,就能夠漸進式的提高自我,加強自身能力,強化工作能力。
所思悠悠在遠道
《干好工作十八法》中提到,要有更高的追求,要努力做個“能吏”,發(fā)揚“職業(yè)精神”“工匠精神”,以強烈的事業(yè)心和責任感來對待工作,自覺做到“有信念,講規(guī)矩、有紀律,講道德、有品行,講奉獻、有作為”。在上手工作后,“守正”要如何與“出新”相結合,成為了擺在我面前的又一道考驗,如同在之前“大躍進”式的進步學習階段的一道轉彎,讓我重新開始尋找工作的節(jié)奏與方法,相較于之前的學習,這次的跨越更像是一次思想上的蛻變與轉化,學會更加自主的用黨務工作者的思維去獨立的提出想法和處理問題。這個過程中,領導也時常與我進行交談,指導我有序開展工作。結合領導的建議,我在這一時期的工作開展的比較順利,我開始每日的工作計劃與總結,并試圖通過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來增強自身能力。古人云,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細,古今事業(yè)必成于實”。回想起來,我想只有腳踏實地、埋頭苦干、勤學多思的態(tài)度,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上有所進益。直到現(xiàn)在,我也要時常反思勉勵自己,要從小事做起,從點滴做起,久久為功、綿綿用力、一抓到底,才能積小勝為大勝。
此心安處是吾鄉(xiāng)
與黨建工作密切接觸已有些許時日,從當初的茫然、焦慮,現(xiàn)在雖然依舊不敢有絲毫懈怠,卻多了幾分沉著與冷靜。偶有心得,總結如下:一是勤學習勤思考。先賢早就有言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,學到位了思考明白了,遇到問題才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。二是學習交流。不論做什么工作都離不開交流,黨建工作更是如此。好多新創(chuàng)意、新思路都是在交流中學來的。三是提高辦事效率,提高時間管理。弘揚“立即行動、馬上就辦”的工作理念。立足一個“早”字,落實一個“快”字,抓緊時機、加快節(jié)奏、提高效率,做到爭分奪秒,趕前不趕后,養(yǎng)成雷厲風行、干凈利落的良好習慣。
這些陳年舊事,本已像風一樣在歲月里消逝。再把它們鉤出來叨叨,不是為了體驗艱辛,不是為了享受回憶,不是為了證明現(xiàn)在,而是想和一起成長的同事們分享工作的心得與經驗。一茬一茬的奮斗者生生不息相接續(xù),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風騷數(shù)百年”,從“新手”成為“熟手”的過程,注定是一場孤獨而又堅強的蛻變,在一點一點積累、一步一步摸爬中成長,沒有一番“寒徹骨”,又怎能迎面“撲鼻香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