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演講錄《教育是慢的藝術》感觸頗深。他所認為的“教育是慢的藝術”與當下“快節(jié)奏的生活”悖然相反,像是一記警鐘引起了我的反思,提醒我們要比現(xiàn)在更加細致、更加耐心,多一些等待、思考與克制。
對與“教育是慢的藝術”這一觀點,初聽似乎很多人都會質疑,有的人認為在這個萬馬奔騰光怪陸離的時代里,教育無法具備“慢”的耐性和“慢”的境界,然而人生不是賽跑,教育更不是。正如張文質先生所說的:“教育是一個慢活、細活,是生命潛移默化的變化,教育的變化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過程,它需要我們的耐心和愛。”因此,我們要學會傾聽,對同事之間的矛盾,我們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,不可只聽一面之詞,一次的“誤判”對同事來說也許是不可磨滅的傷害。在平時與同事的相處過程中,有時候不愿意去學習,有時不按時完成工作,即使我們心有不滿,也應該壓制自己,靜下心與同事交流,打開同事的心結。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,多夸獎,善于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優(yōu)點,從而使他們端正學習的目的,建立信心。但更多的時候,在對待這些同事的態(tài)度上,我們有太多的急功近利、太多的急躁、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。
其實不需要過多擔心,而需要更多關心;不需要責罵,而需要理解;不需要說教,而需要傾聽;不需要考驗,而需要分擔;不需要冷落,而需要疼愛;不需要寄予太多希望,因為他本身就是希望。
責編:寧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