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散文作品:啥是年
作者:武月       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2-01        點擊率:691        分享到:
語音播放:
“年是一只小怪獸,他是寒冬里孤獨感慢慢聚積而成的一個怪物。每到冬天最冷的時候,他就會特別生氣,從山上沖下來,去嚇唬那些落單的人,抓住那些孤獨的人,把他們吞掉……”
“媽媽,要怎么樣才能打敗年這個怪獸呀?”我笑著看著孩子純真的眼睛“只有一個辦法,就是我們要團聚呀!”讓團聚的熱鬧趕走孤獨氛圍,以團圓的儀式感喚起人們對家的渴望,這可能是中國古人的對于過年這件事情的初衷吧!
小時候,常常期盼過年,盼著走親訪友吃不同的美味,盼著穿新衣服,盼著打燈籠,盼著放煙花,盼著壓歲錢,不管多少都夠我歡欣好一陣子。漸漸地,我長大了,小康社會的步伐讓家家都有錢了,尋常日子也變得和過年一樣,各種肉菜等好吃的想吃什么隨時吃,新衣服也是尋常時候想傳就能穿,過年之于我們似乎只成了一個節(jié)日的代名詞,只就是一個隆重的放假,再沒有了小時候的期盼。
新年將至,我不免疑惑,“年”對我們來說,是記憶?是期盼?啥是年?
“哎呀,刷票,刷票,怎么今天還沒有刷上票呀!”辦公室同事的碎碎念打斷了我的思緒,“答應我媽今年帶孩子回去過除夕的,這網(wǎng)站怎么這么不給力……”剎那間忽然想到,“年”是對家的期盼,對團圓的渴望。
說到這里,我想到了最近刷屏的短片《啥是佩奇》,正如短片中的老人,當他詢問兒子是否回家過年時,兒子回答“不回去了”的那種落寞讓我們心疼,做好的餃子無人分享,電視上播的回家過年新聞讓他不想去看,再也沒有過節(jié)的喜悅。唯一的執(zhí)念就是佩奇,也是父親對孩子回家過年的期盼,對孫子的想念……讓你不得不回憶起,曾經(jīng)有人那么用心,那么執(zhí)著地疼愛著你,這是中國人的情,扎心的情。
高速發(fā)展的社會讓我們與親人的關系越來越遠,思想觀念的差異讓我們與老人之間產(chǎn)生隔閡,過年催婚、老舊觀念等使許多人不想去與父母溝通,只想遠離,而愛是不變的,父母對我們的愛依舊在。啥是佩奇,是在背后偷偷愛著你的人,為你默默奉獻的人,啥是佩奇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擁抱親情。
當在外的游子踏進家門的那一瞬間,笑容出現(xiàn)在那些空巢老人,留守兒童的臉上時,年便充滿了幸福的味道。禮物,年貨是什么都不重要,那洋溢在老人孩子臉上的幸福笑容才是最真的,愛的相互回饋是最真的,團圓了就是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