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切樂境,都可由勞動得來;一切苦境,都可由勞動解脫。
——題記
生活最忌枯燥乏味,太過安逸也很無趣,偶爾勞動反倒是一種享受,特別是集體勞動。
去年至今,我共參加了兩次集體勞動,一次是挖溝,一次是植樹。盡管這兩次勞動都比較辛苦,連掌心都磨出了水泡,但是,勞動的磨礪,更加激發(fā)了我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。就拿挖土來說,舉手投足之間,無不令人遐想。每次揚锨,都仿佛邁向廣闊的草原,盡管前途茫茫,卻可以盡情地釋放工作和生活的壓力;每次掄鎬,都恰似掘進堅固的堡壘,盡管險阻重重,卻可以盡情地享受開拓與進取的成果。這種體驗著實令人身心舒暢,快樂無比。再看看周圍勞動的同事,一個個有說有笑,好不愜意。此時,我忽然覺得,諾大世界,唯獨勞動者的笑容最真誠、最樸實、最燦爛。
誠如高爾基所言:“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?!弊繁舅菰?,我似乎又想起了兒時的勞動場景,一時間,心里好似打翻了五味瓶,百味陳雜,感慨萬千。
我出生在陜北農(nóng)村,也不知從何時起,家鄉(xiāng)的莊稼人又被喚作“受苦人”,足見農(nóng)活之苦,但作為農(nóng)家孩子,從小就得學會干農(nóng)活。然而,盡管農(nóng)活又臟又累,勞動期間,一家人仍舊其樂融融,田間地頭的鄉(xiāng)親們更是不乏快樂,甚至會情不自禁地喊上幾嗓子陜北民歌。這種苦中作樂,或許出于無奈,或許只是消遣,或許憧憬未來??傊?,不管生活有多苦,勞動有多累,大家都能讓自己樂呵起來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勤勞的汗水最終換來了收獲的喜悅。如今,鄉(xiāng)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,笑聲也越來越甜美。也許,正是這股不愿向命運低頭的樂觀精神,才讓鄉(xiāng)親們逐漸走出苦境,奔向小康。
現(xiàn)在想來,樂境也好,苦境也罷,只有尊重勞動,才能笑到最后。既如此,再逢勞動,何樂而不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