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周,多年的老鄰居王姨家的小孫女出閣,收到邀請我陪著母親前往恭賀,由于都是耄耋老人,好多年未曾相見,一見面就格外激動,相依而坐,相互問好之后,便是了解兒女情況,最后就是訴說無盡的往事,母親說:“你王姨真有福,兒孫滿堂,其樂融融,不僅個個日子都過得好,而且都非常孝順,妯娌們相敬如賓。唉,他王叔,真可憐,沒有想過一天?!?,聽到王叔,記憶的閘門就突然打開了,情不自禁將我?guī)雰簳r那無盡的回憶......
王叔兩口子養(yǎng)育八個孩子,還沒有戶口,日子不用說,過得是緊緊巴巴,好在王姨會安排,生活還算過得去,兒女的學(xué)業(yè)也未受到影響,左鄰右舍都夸王叔找了好個媳婦,每每聽到這些,王姨臉上就像了開的花,隨后便是謙虛地說:“哪有哪有,這還不是俺老王的功勞,俺老王勤快能干,一天兩頭見不上太陽,家教嚴,孩子們都還算懂事。這一切都是俺老王的成績?!?/p>
王叔確實家教嚴,整天沒有笑臉,孩子們都怕他,所以就不敢調(diào)皮,孩子們也就很懂事,小小的都主動為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(wù)。
王叔是一名掘進一線的一名班長,非常能吃苦,不管干什么都沖在前面,因此也就是同事們口中常尊稱的“王班長”,由于常年在生產(chǎn)一線工作,患上矽肺,單位領(lǐng)導(dǎo)考慮其身體狀況,給王叔調(diào)換了一個輕松點的工作,做了一名茶水房的鍋爐工,為留守處職工、子弟學(xué)校教職工、住宿學(xué)生一天供應(yīng)三次熱水,就這樣一直干到退休,沒幾年,病情惡化,雖經(jīng)醫(yī)治,王叔還是未能康復(fù),不在的時候也就不到70歲??芍^是辛苦了一輩子、操勞了一輩子,一天福也沒有享。這就是王叔在我腦海里的模樣。說到王叔在留守處燒鍋爐,有一件事情現(xiàn)在還記得。
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冷,應(yīng)該是我上初二的時候,我在王叔家與我同齡的三兒子琢磨一道幾何題,當天由于停電,顯得更加寒冷,王姨在洗一大盆兒女的衣服、床單等,王姨彎著腰在搓板上吃力地揉搓著,由于數(shù)九寒天和水的寒冷,王姨的兩雙手指頭凍得就像一個個小紅蘿卜,看到這些,王叔家的三兒子看在眼里,痛在心上,就對王姨說:“我到茶水房擔兩桶熱水,”王姨說:“你可不要去,你還不知道你爸的脾氣”,由于年少不懂事吧,犟脾氣上來了,誰也攔不住,就這樣,我們兩個小伙子一人挑了兩個鐵水桶浩浩蕩蕩前往茶水房,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,可想結(jié)果,高興而去,掃興而歸,王叔果真沒有讓我挑熱水,還把我們兩人數(shù)落了一通,“咱們公房每家都像你兩個人一樣,都挑著擔子挑熱水,單身職工、老師、學(xué)生用什么?”王姨家老三,直接就和王叔杠上了,杠歸杠,也是無果,最后我們兩人各自挑了兩桶涼水,就像打了敗仗的散兵,有氣無力,慢慢騰騰向家里走去,當時我們兩個人都想不通,兩挑熱水就能影響到那么多人。
“哎,想什么呢”,一聲喊叫,將我從無盡的回憶中拽了回來,是的,由于當初年幼無知,對王叔有諸多的不理解,看現(xiàn)在王姨一家子兒孫滿堂、相敬如賓、和睦幸福,真正地感受到家風(fēng)的重要性。
正如習(xí)近平總書記講到的,領(lǐng)導(dǎo)干部有了好家風(fēng)、好作風(fēng),才能帶動社會風(fēng)氣的形成、大眾生活情趣的培養(yǎng)。千千萬萬家庭培養(yǎng)傳承好家風(fēng),才能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(fēng)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