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逢中秋佳節(jié),陜北的村莊里便彌漫著一股熟悉的月餅香氣。那是一種獨(dú)特的味道,承載著濃濃的鄉(xiāng)愁和對過去歲月的回憶,仿佛能穿越時空,將人們帶回那個物質(zhì)并不豐富,但情感深厚的時代。
在陜北,月餅不僅是中秋節(jié)不可或缺的美食,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。兒時的月餅,沒有如今市面上的琳瑯滿目和華麗裝飾,它們的模樣簡單,甚至顯得有些粗糙,但每一塊都凝聚著家人的愛與祝福。月夜之下,左鄰右舍的院落中,都能見到自制月餅的溫馨場景:長輩們帶著小輩,一邊和面、搟皮,一邊講述著關(guān)于月亮和月餅的傳說,其樂融融。
制作月餅的過程,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。從準(zhǔn)備材料到最終烤制,每一步都充滿了期待與歡聲笑語。面團(tuán)被揉得柔軟而有彈性,餡料則是自己調(diào)制的五仁餡,香甜而不膩。盡管當(dāng)時的條件有限,材料也不如現(xiàn)在豐富,但人們都用自己的心思和雙手,為家人做出最美味的月餅。
到了中秋之夜,全家人圍坐在院子里,手中拿著金黃飽滿的月餅,仰望著滿天繁星和皎潔的明月,那一刻,仿佛時間靜止了。月餅的香味與月光交織,成為陜北人心中無法取代的中秋記憶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外來的月餅逐漸占領(lǐng)了市場,各式各樣的現(xiàn)代月餅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,但那些由家人手工制作的月餅,卻依舊在陜北人的心中占據(jù)著最溫暖的一隅。每當(dāng)咬一口那酥軟的月餅,不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心靈的慰藉。兒時的月餅香,不只是食物的香氣,更是家的溫暖和歲月的味道,這份味道,早已深深根植在每一個陜北人的心中,成為他們情感的一部分。
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,雖然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不斷更新,但在陜北,每逢中秋,大部分人家仍保持著自己選料委托作坊制作月餅的傳統(tǒng),這不僅是對舊時月餅香的懷念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對家鄉(xiāng)情感的堅持。
如此,兒時的月餅香,不僅僅是一段回憶,更是一種力量,它鼓勵著陜北的人們珍惜當(dāng)下,同時也不忘初心,繼續(xù)在這片熱土上,用雙手和心靈,編織屬于自己的生活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