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菲菲細(xì)雨中,我們來到黃山腳下,一陣山風(fēng)吹來,不禁打了個寒顫,山里的還透著新銳的涼意。
抬起頭來,立即產(chǎn)生“高山仰止”的感受。放眼望去,云霧繚繞,山巒起伏,滿目青翠,一下子就被滿眼蒼松翠柏吸引住了,奇形怪狀的山峰以及石頭,高高地聳立,幾乎頂住天空。山路兩邊,高樹低叢,沿山勢蔓延,枝條交錯舒展,散落在枯草雜石之中,相映成趣。山石之上,流水潺潺。煙雨朦朧中的黃山別有一番風(fēng)韻,宛若置身于人間仙境。
撐起一把雨傘,隨導(dǎo)游攀援,山路蜿蜒險峻,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,空氣中彌漫著若隱若現(xiàn)蒼松翠柏清香,怪石、奇松,各類植物恣意生長,野趣橫生,坦坦然然地歡迎我們這群不速之客。每到觀景臺,蜿蜒的隊伍就停下來賞景。一番喘氣后,探頭出去,只看到茫茫一片,除了霧還是霧。眼前深不見底,仿如將人帶著了一個飄渺的世界,有種似真似幻,似虛似實的感覺。霧氣一動不動,似缺了點靈氣,想耐心等風(fēng)吹開云霧,卻絲毫未見動靜,景色多少有些單調(diào)。黃山的真面目卻半點不露,真有“不識黃山真面目,只源身在此山中”的感嘆了。只好瞇著蒙蒙的雙眼,掃描一下傳說中的名山——黃山的魅力了。
雨中的黃山的魅力何在?是山的秀氣的若隱若現(xiàn)嗎?是景的奇麗與人的距離感嗎?是雨的攔路與梯級的陡峭給人生命極限的考驗嗎?是歷代文人在黃山留下的痕跡與詩文嗎?我們?yōu)槭裁匆潆y而進(jìn)?難道僅僅為了感受黃山的云海滔滔嗎?黃山的精彩始終沒有捕捉到,筋骨的疼痛,路途的艱難卻折磨著我。繼續(xù)朝前走,腦海里滿是這個想法:挺住,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你去面對,不管是你愿意還是不愿意——過程的苦,也許會換來結(jié)果的甜。不是說“黃山歸來不看岳”嗎?至少這過程我參與過了。
累了,就停下來休息片刻,望云卷云舒,聽花開花落,細(xì)細(xì)品讀雨中莊嚴(yán)靜默的黃山。真的很羨慕生活在這里的山石植物!得天地之靈秀,沐日月之精華,能夠自由自在地茁壯生長,可真是造物主的寵兒。
云霧,時散時聚;雨,舒緩交替。上山的路變得泥濘難行,有些地方陡峭險峻、虬枝旁逸斜出,無法撐傘,只好手腳并用地攀援,竟有點狼狽。不過,難以逾越的地方,前方總有一雙雙熱情、友好的手伸給我,令我感覺溫暖。
腳下雨霧繚繞,宛若在云端行走,在雨中,只有沿途棵棵奇松,慰藉著疲累的心靈:株株緊靠在一起的團(tuán)結(jié)松;樹枝全長到向陽一邊,像葵扇一樣展開的鳳尾松;枝葉婆娑,殺氣騰騰的黑虎松;情意綿綿,雙雙偎依在一起的連理松;迎風(fēng)翹首,獨自挺立的迎客松。
望著滿山的奇松,一時興奮起來,浮想連篇:黃山松,雨中你仍然以最美的姿態(tài)迎接客人,履行山主人的職責(zé),讓登山的人無論何種境況下不至兩手空空而歸,你的生命追求里,除了頑強(qiáng),除了傲骨,除了脫俗,也該有松的信念吧?面對滿眼高矮各異,粗壯不一,形態(tài)有別的形形色色的松,我真想跪下雙腳,雙手合十,仰松朝拜,學(xué)習(xí)松的氣度、品格、精神。
下山的路上遇幾個挑山工,兩條扁擔(dān)在肩膀上壓出一條深痕,身體搖搖晃晃,兩邊是超過百斤的物品,走在天雨,路滑,陡峭,狹窄的山路上,真有一不小心就摔下懸崖的危險。我趕忙讓到一邊,感慨千萬,他們生活是多么不易。比起我這樣的旅行者遇到的困難,他們的路險阻得多。我只是為了尋找樂趣走到這雨中的黃山,他們卻為了謀生而面對這漫長的山路;我只有兩天的考驗即可離開這個艱苦的旅途,他們卻可能要一輩子用肩膀和雙腳去丈量這人生的旅程。但我為什么沒有看到他們痛苦的樣子?也許是別無選擇?也許是已經(jīng)適應(yīng)了生存的環(huán)境?如果黃山松有讓我匍匐下跪的感覺,黃山挑山工卻有讓我嚎啕大哭的感覺,他們生活挺難!
黃山是我懷著一顆敬畏自然的心完整攀越的第一座山。它不經(jīng)雕琢,渾然天成,深深地征服了我。他是一位智者,教導(dǎo)我們?nèi)绾谓?jīng)營人生;他是一卷經(jīng)書,給你做人的啟示;更是一位朋友,寬容地與你博弈、對話。告訴我們立志要高遠(yuǎn),胸襟要開闊,做學(xué)問要無止境。
朋友,我們是否應(yīng)該在寄情山水、投身自然的過程中,細(xì)品山林之樂、禽鳥之歡,靜聽松濤之吟、流水之喧,體會自然之意蘊,感悟人生之。(李東升)